疫情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试金石

2025/3/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全国人民需要同心协力,共度时坚。

同时,针对前期疫情失控、医疗物资短缺、堵路封城、抢购口罩等诸多乱象,我们需要反思,城市应急管理应该怎么做?落后的城市管理思路如何跟上形势?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武汉“封城”之后的路该怎么走?如何防止出现了第二个、第三个“武汉”?如何取得控疫的转折性胜利?往大了说,这实际上是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问题。

是的,疫情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试金石。什么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简言之,要建立健全国家安全风险研判、防控协同、防范化解机制,要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确保国家安全必须依靠全社会力量,最终,要着力抓好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国家安全问题。

无疑,当前的疫情正危及国家安全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反省前期沉痛教训,有以下几大关系需要思考:维稳和信息透明,慈善垄断和物资调配,政府管理和社区自治。

第一,维稳和信息透明问题。武汉市相关领导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如果1月12、13号就停止市内公交和进出城交通就好了。为什么没有在更早的时间采取措施?当地管理者可能认为早前疫情没有这么严重,采取断然举措需平衡公共安全、卫生的问题,平衡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问题,尤其是恰逢春节之际。但一个千万人口城市的管理者需要具备迅速抓住事情本质的能力,当初最核心问题应该是果断切断传染源。只有切断传染源,采取果断的隔离措施,才能防止疫情进一步扩大,才能有效减缓人们的恐慌心理。

面对重大疫情人产一定会面对两种常见的心理,恐惧和焦虑。而优秀的领导既可以抬头领路、稳定大家的情绪和心态,又可以用得当方式去进行透明沟通,提醒大家别慌,注意防护、戴上口罩,同时做好消毒措施、环境卫生、隔离措施。相信一段时间以后,大家那种盲目的恐惧开始降低,理智的心态开始占上风。相反,如果防范和隔离措施滞后,信息渠道被压制和屏蔽(比如那八名首先传达疫情的医生),那只会引发更大的恐慌和由此导致的人流失控(千万人口跑掉了一半)。

钟南山说,“真话和真药一样重要。”回顾武汉疫情的几个转折,从“不会传人”到“会传人”,从“情况可控”到封城,从“物资供应充足”到全国驰援,每个关节点上都是被逼得最终承认,管理者必须检讨前期公关宣传工作上的失败。教科书上这么多新闻公关和宣传策略,其实诚实透明是最好的策略。信息透明才能实现真正的人心稳定。

城市管理者即便没有权限披露疫情但至少可以提醒市民加强防范戴口罩,可以向上向外申请调配物资,可以保障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和供应吧?面对挑战时,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所展现出来的真诚的领袖魅力,就是决断力、执行力和一定的公关能力。

第二,慈善垄断和物资调配问题。本次疫情中一度出现某企业雇用直医院送货的情景,虽然看着很悲壮,但实属慈善捐助“肠梗阻”下的无奈之举。一方面,举国驰援物资蜂拥而至,另一方面武汉市红十字会的临时仓库外,急需口罩、防护服和医疗设备的医生们却拿不到货。直到2月2日,九州通代替武汉红十字会负责捐赠物资的入库、分配等工作后,物资调配才变得井井有条。

这方面要反思的是,一是慈善不能搞垄断,尤其是重大危机时靠一个缺乏训练机构难以完成重任,在物资调配上需要全社会的专业力量介入;二是需要科学的指挥系统,医疗物资短缺严重而迟迟未能得到解决,问题出在不少政府职能部门都在盲目等待市政府调度安排,这就需要提升城市科学化管理、精细化管理的水平了。

第三,政府管理和社区自治问题。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必须依靠全社会力量。显然,武汉疫情最初的失序,除了需要提升城市科学化管理、精细化管理的水平外,更主要还需要培育和壮大社区力量、民间公益组织。

外界物资调运不进来,主要是没有足够多的民间公益组织可以对接,于是出现慈善公益“肠梗阻”现象。众多高效有爱心的公益组织是一座现代城市的标配。另一项标配就是发达的社区组织。疫情发生后,武汉以街道为单位,开始建立志愿者和观察员系统,并鼓励人们在

转载请注明:
http://www.kqmyc.com/jbzd/144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