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战士医线度新年泰心医院医护人

2025/7/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坚守岗位,24小时与生命同行”,是千千万万医护人员跨年的常规过法。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迎来了新的挑战。医院(以下简称“医院”)始终坚持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科学应对、统一指挥,尽全力保障患者救治。

急诊坚守护卫人民健康

医院抢救生命的前沿阵地,这里没有节日的轻松惬意,只有紧张忙碌的身影。在这里,患者及家属或许看不清医护人员的脸,但一定看到了他们三步并两步的小跑,看到了他们抢救患者时忙而不乱的身影。

连日来,医院急诊科患者数量猛增。年元旦当日,医院急诊量高达人次,这个数据是往常的4倍,其中,危急重患者比例也有所增加。为更好地确保救治工作,医院增派医务人员支援急诊工作。

医院调集大量指脉氧夹,对门急诊候诊患者全部第一时间进行指氧饱和度和心率检测,快速识别与分流危重症患者,确保心率异常和氧饱和度低的患者优先就诊,为患者筑牢健康的桥梁。

重症扩容守护危重患者

冬季是心血管病高发季,治疗心血管病重症是刚性需求。对重症患者的救治,对医疗机构特别是重症医学科救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医院在原有重症监护室力量的基础上,组织精英医护人员充实到新增设的重症区,投入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为最大限度救治重症患者,医院未雨绸缪,全院统筹呼吸机、ECMO等重症救治设备的使用,改善氧气供应条件,时刻做好紧急A-V(静脉到动脉)和V-V(静脉到静脉)ECMO的人力、设备与耗材的一级战备。

刘晓程院长在重症监护室指导工作

为确保所有重症和有猝死高风险的患者都能得到高质量的救治,医院在3天时间里,紧急对8间手术室进行改造,特增32张重症ICU床位。扩容后,医院的重症监护床位从原本已超额完成规定的96张增至张,占全院总床位的32%。自年12月25日始,重症床位使用率由64.5%逐渐增长至90%以上,近4天持续在95%左右高位运行。在此基础上,医院又在病区增设二级监护床位25张。

医护人员在改造后的手术室对重症患者实施监护

社区分流让出“生命通道”

力保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加快流转的关键,一方面在收治,另一方面则在于打通后路。要“解除后顾之忧”,除了扩增病床实现快速接诊和处置,还需要规范转出。医院院长刘晓程说:“对于三级医疗机构而言,集中力量救助重症患者是当前的重中之重。医院已成立专家组,除为全院重症患者会诊外,还每日联合查房确定符合转出标准的患者名单,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一、二级医疗机构紧密对接,有计划地完成轻症患者下转。解决了后端‘梗阻’,使全院平均住院日降至4.3天。”

专家组查房

据了解,截至目前,有33名病情稳定的患者按既定流程转出。医院已分别与其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点对点”的医疗信息对接,为患者提供全面连续、有效及时和个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结合他们的身体情况作出综合判断,一旦患者突发紧急情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通过绿医院进行诊疗。

互联网+问诊医疗不断线

医院自主研发的实时动态监护可穿戴设备及系列配套软硬件系统,使全部住院病人的心电、血压、脉氧等生命指征得以实时无线传输、实时无线报警的基础上,又为床的重症监护室调配了8台中央监护站,通过严格设置生命参数上下限自动报警区间,实现了床边机、中央站和移动状态医护人员掌上PDA三设备的实时报警。这种三重实时报警网络系统使医护人员对突发事件能迅速作出反应,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

可穿戴设备

在疫情期间,医院也将这套系统成功应用于海油钻井平台和立体的救治。在钻井平台初级抢救和直升机转运海上患者过程中,能准确地将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变医院急诊部,使医疗团队能对平台和机上医护人员进行指导,并在患者未到之前作好了抢救预案,争得了更多的“窗口”抢救时间。通过海上立体,迄今已救治了30余位危重患者。

1月2日,立体直升机再次成功转运海上平台患者

医院将互联网诊疗作为线下诊疗的重要补充,用户只需一部手机,通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kqmyc.com/jbbj/149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