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总是泪眼汪汪,都是泪道堵塞惹的祸
2019-2-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案例
小刘夫妇出生不久的宝贝儿子,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非常招人喜爱。但前些天,他们发现虽然儿子没有哭,但眼里却充满“泪水”,擦干后没多久又会流出来,有时眼皮上还糊着一些分泌物。家里人认为是“上火”,过几天就会好的。没想到,几天后流泪症状逐渐加重,最后竟然还有黄白色脓液从眼角流出。这下可急坏了小两口,医院。经检查,孩子被诊断为“新生儿泪囊炎”。
新生儿泪囊炎又称先天性泪囊炎,是由于鼻泪管下端开口处的胚胎残膜在发育过程中不退缩,或因开口处为上皮碎屑所堵塞,致使鼻泪管不通畅,泪液和细菌潴留在泪囊中,引起继发性感染所致。
那么,新生儿泪囊炎的病因有哪些?
新生儿泪囊炎是一种较常见的外眼病,多因鼻泪管堵塞造成的。通常,新生儿的泪道在鼻泪管的出口处都有膜状物封闭,大多数新生儿在出生的同时就会自动破裂,泪道开始畅通。一些孩子出生后泪道出口处的膜状物没有破裂或由于鼻泪管部先天性畸形等因素,都会造成泪道阻塞,使泪水潴留在泪囊内。泪囊内的湿度最适宜细菌生长繁殖,一旦感染,泪水就变成了脓液,从而导致新生儿泪囊炎。
新生儿泪囊炎症状主要有三个:
1、流泪;
2、大量的眼屎;
3、眼睑湿疹(泪液里有感染的东西,刺激眼睑皮肤,产生湿疹)。
出现下面这种情况要注意
宝宝出生后1—2周,发现泪囊部有肿块,有弹性,没有红、肿、压痛等急性炎症表现,偶尔发生急性泪囊炎,出现红肿痛。
宝宝得了新生儿泪囊炎怎么办?
如果宝宝被确诊为“新生儿泪囊炎”,宝妈们也不要太着急,因为大部分先天性Hasner瓣阻塞的宝宝可在出生后4~6周自行开放,可先采取抗生素滴眼液(如妥布霉素)滴眼、局部按摩及泪道冲洗等方法进行保守治疗。
怎么给宝宝进行泪囊按摩呢?请看下图按摩前要剪掉指甲并打磨光滑,清洗双手,将宝宝眼部分泌物清理干净。然后将宝宝用一手臂弧形抱于怀中并固定头部,或让宝宝平躺由另一人稍用力固定宝宝头部及四肢就可以进行按摩了。
操作者用拇指或食指指腹紧贴宝宝鼻根部泪囊区皮肤按压(方法见上图),然后用指腹沿鼻骨自泪囊有节奏地向上推挤,将泪囊及泪道内的分泌物尽可能的挤干净,再用指腹向下稍加压推挤,通过泪道内的空气运动挤开鼻泪管处的残膜,使泪道通畅。
婴幼儿皮肤娇嫩、组织韧性小且鼻梁发育不完善,按摩时注意用力均匀适当,既要有一定力度,又不要力量太大损伤宝宝。
按摩结束后,将流出的脓液擦拭干净,同时遵医嘱滴用抗生素眼药水,通常按摩4次/日,每次5~6下,部分患儿可痊愈。
若经按摩治疗症状仍无缓解,医院进行泪道冲洗,将先天性残膜冲破。新生宝宝泪道较细窄、柔嫩,泪道冲洗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完成,以防冲洗不当引起泪道管壁的损伤导致局部狭窄。
保守治疗没有效果怎么办?
如果以上方法均无效,6个月后可考虑行泪道探通术进行治疗,用探针将薄膜刺破,使泪道通畅。但如果是骨性狭窄或鼻子畸形造成的泪道堵塞,就要考虑手术或者其他方法来治疗了。
对于治疗时机,一般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因为新生儿泪囊炎如果长时间不治疗,泪囊长期扩张会使囊壁失去弹性,日后即使泪道通畅了,自主流泪的症状依然会存在,并有可能因泪道炎症持续而形成永久性瘢痕性泪道闭塞。
另外,泪囊脓液不断排入结膜囊,可导致结膜和角膜感染,引发角膜溃疡,甚至发展为眼内炎症,对眼球的安全构成潜在威胁。所以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必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诊治,尽早祛除隐患。同时,哺乳期的宝妈需要合理膳食,饮食宜清淡,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配合治疗。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医院眼科
医院眼科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