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姆立克急救法

2025/7/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一.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急性呼吸道异物堵塞在生活中并不少见,由于气道堵塞后患者无法进行呼吸,故可能致人因缺氧而意外死亡。海姆里克腹部冲击法(HeimlichManeuver)也称为海氏手技,是美国医生海姆里克先生发明的。年他首先应用该法成功抢救了一名因食物堵塞了呼吸道而发生窒息的患者,从此该法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拯救了无数患者,其中包括美国前总统里根、纽约前任市长埃德、著名女演员伊丽莎白·泰勒等等。因此该法被人们称为“生命的拥抱”。叠

原理

可以将人的肺部设想成一个气球,气管就是气球的气嘴儿,假如气嘴儿被异物阻塞,可以用手捏挤气球,气球受压球内空气上移,从而将阻塞气嘴儿的异物冲出,这就是海氏腹部冲击法的物理学原理。

急救者从背后环抱患者,双手一手握拳,另一手握紧握拳的手,从腰部突然向其上腹部施压,迫使其上腹部下陷,造成膈肌突然上升,这样就会使患者的胸腔压力骤然增加,由于胸腔是密闭的,只有气管一个开口,故胸腔(气管和肺)内的气体就会在压力的作用下自然地涌向气管,一次不行可反复多次,每次冲击将产生~毫升的气体,从而就有可能将异物排出,恢复气道的通畅。

《人在囧途》中王宝强就是利用此法救了一个枣核卡住喉咙的老奶奶!

适应症

1.呼吸道异物

用于呼吸道异物的排除,主要用于呼吸道完全堵塞或严重堵塞的患者。

2.溺水患者

用于抢救溺水患者,以排除其呼吸道的液体。

(注:有人认为该法不能从气道或肺排出足够的水以帮助复苏,还有可能导致胃食管反流造成吸入性肺炎,同时使用该法可能会使心肺复苏的时间延后,从而不利于成功复苏,详见国际美国红十字及红新月会联合会年的现场急救与心肺复苏指南)

06:43

操作方法/步骤

3岁以内小孩应该把孩子抱起来,一只手捏住孩子颧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让其脸朝下,趴在救护人膝盖上。在孩子背上拍1-5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

也可以采取另外一个姿势,把孩子翻过来,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抢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侧,或取坐位,并使患儿骑在抢救者的大腿上,面朝前。抢救者以两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击压迫,但要很轻柔。重复,直至异物排出。

如果是成人站在病人背后,用两手臂环绕病人的腰部,然后一手握拳,将拳头的拇指一侧放在病人胸廓下河脐上的腹部。再用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重击压迫病人的腹部。重复以上手法直到异物排出。

4自救是应该稍稍弯下腰去,靠在一固定的水平物体上,以物体边缘压迫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重复之,直到异物排出。

合并症及注意事项

海氏冲击法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也可能带来一定的危害,尤其对老年人,因其胸腹部组织的弹性及顺应性差,故容易导致损伤的发生,如腹部或胸腔内脏的破裂、撕裂及出血、肋骨骨折等,故发生呼吸道堵塞时,应首先采用其他方法排除异物,在其他方法无效且患者情况紧急时才能使用该法。

二.气道梗阻急救方法—海姆立克急救法

院前急救联盟

“海姆立克急救法”也叫腹部冲击法。当有人发生异物窒息时,身边的人先从背后环抱患者,握拳抵住其肋骨下缘与肚脐之间,再向上推压以增加气管,利用冲击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这股带有冲击性、方向性的长驱直入于气管的气流,就能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异物排出,使人获救。

临床表现

如果我们发现有人突然面色青紫、口唇发绀,昏迷倒地,尤其是这个人在进餐时发生状况,我们就应该立刻想到他很可能发生了气道异物阻塞。如果这个人神志清楚,他会感到极度痛苦,常常不由自主地将手呈现“V”字形紧紧抓住自己的喉咙,这个姿势在急诊医学领域中非常着名,称为“海姆立克征象”。

简言之,哈姆力克征象的快速简易识别:三不能+V型手。三不能是:异物阻塞气管后,患者不能说话、不能呼吸、不能咳嗽。V型手就是当患者出现“三不能”时。双手不由自主呈现V型紧紧抓住自己的喉咙。识别出海姆立克征象,请立即使用“海姆力克”手法进行急救。

如何正确的急救呢?

孕妇急救

对于极度肥胖及怀孕后期发生呼吸道异物堵塞的患者,应当采用胸部冲击法,姿势不变,只是将左手的虎口贴在患者胸骨下端即可,注意不要偏离胸骨,以免造成肋骨骨折。

其他四个版本的急救措施

Version1.加拿大院前急救手册版

有反应的成人或1岁及以上的儿童:5次拍背,5次腹部冲击,5次胸部冲击

有反应的肥胖成人或孕妇:5次拍背+5次胸部冲击,反复进行,直到开始呼吸或咳嗽,或变成无反应。

有反应的儿童(矮小者):5次拍背,然后5次胸部冲击或5次腹部冲击,以此重复。

自己一人,如何自救?靠在安全的椅子上进行腹部冲击:

1岁以下婴儿:5次拍背+5次胸部按压,反复进行,直到开始咳嗽、哭泣、呼吸、或无反应。

一旦变为无反应(注意,无需再判断有无呼吸),派人拨打,如果没有其他人在场,首先应将患者置于坚硬平面上开始心肺复苏,应首先进行30次胸外按压,结束后打开气道,如果看到异物则进行移除,如果看不到,不要伸手指进患者咽喉,这个操作可能会使得异物掉的更深。然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重复进行cpr操作,到2min时如果还没有打急救电话,则开始呼叫,继续CPR,直到患者恢复或急救人员到达。

Version2.美国红十字会版

有反应的成人:5次拍背+5次腹部冲击,循环进行,直至异物排出、能强有力咳嗽或呼吸、或变得无反应。

有反应的儿童:5次拍背+5次腹部冲击,循环进行,直至异物排出、能强有力咳嗽或呼吸、或变得无反应。

有反应的婴儿:5次拍背+5次胸部按压,循环进行,直至异物排出、能强有力咳嗽、哭声、或变得无反应。

Version3.美国心脏协会版

成人:使用腹部冲击法重复冲击,直到异物被冲出、能说话、咳嗽、呼吸、或失去反应。

肥胖或孕妇:使用胸部冲击法

儿童:使用腹部冲击法,如果抱不住则可采用胸部冲击法。

婴儿:五次拍背+五次胸部按压,重复进行,直至婴儿呼吸、咳嗽、哭泣,或失去反应

一旦无反应,如果需要,则进行心肺复苏,如果不知道如何处理,可只做单纯胸外按压式心肺复苏,每按压30次都要打开气道,发现口腔有任何异物都要取出。

Version4.欧洲复苏委员会版

成人:五次拍背+五次腹部冲击法,重复进行。

儿童:五次拍背+五次腹部冲击法,重复进行。

婴儿:五次拍背+五次胸部冲击法(要求比普通的胸外按压要更有力,速度更慢),重复进行。

如果失去反应,置于硬质地面上;对于儿童,打开气道,清除看得见的异物,给予五次人工呼吸,观察每次呼吸的反应,如果一次呼吸没有使胸廓抬起,则继续进行人工呼吸,直到人工呼吸五次。五次呼吸后还没反应,则开始胸外按压,以15次按压:2次人工呼吸,持续1分钟或五个循环,然后拨打(如果还没打电话的话),对于成人,则先进行胸外按压,然后2次人工呼吸,如此循环,每次按压结束后清除看得见的异物,直到病人恢复及正常呼吸。

婴幼儿为何容易发生卡候呢?

老年人为何容易发生卡候呢?

1、一边进食一边说话,或一边进食一边做其他事情,精力明显分散易发生;

2、医源性:服药时药片误吸进入气管。

3、醉酒。

4、吞咽时注意力不集中,就容易造成食物卡在喉部致呼吸堵塞。特别是在进食鱼类食物时,或吞咽过快。

5、边吃饭边看手机。

6、老年人由于牙齿缺如,咀嚼力弱,在进食硬质食物时多不易充分嚼碎,易成较大的块粒;或因吞咽机能减弱。

7、老年人呼吸肌无力,咽反射弱,气管异物时不易咳出。

8、进食粘软,大块,不易嚼碎食物,特别是义齿不合适容易发生。

容易发生卡候的食物有哪些?

1.果冻

老人和小孩吞食果冻容易发生意外,不能轻忽大意!建议家长给老人和小孩吃果冻的时候,不要一整颗给,可以先弄碎后再给老人和小孩食用。

2.麻花、糖果

不好咬的食物,本来就容易噎住喉咙,不适合老人和小孩食用,如果真的要给老人和小孩食用,建议先切成丁状。

3.鱿鱼丝

纤维过长,咬感过硬的零食,包括鱿鱼丝、牛肉干都不适合给老人和小孩吃。

4.花生酱

黏稠度过高,不适合老人和小孩吞食。

5.坚果类

体积太小,有时老人和小孩可能来不及咀嚼就吞食下肚,容易噎到。

6.小巧的水果

小巧圆形但里面带核的水果并不适合给老人和小孩食用,如龙眼、葡萄、樱桃等,可剥开去核后再给老人和小孩食用。

7.多纤维蔬菜

纤维多且不易咬烂的蔬菜不适合老人和小孩,如芹菜、豆芽。

8.大肉块

大块的肉块老人和小孩无法咬烂,若强吞下很容易噎到,应该切成薄肉片或肉丁。

9.长面

太长的面条老人和小孩不易吞食,若以吸食的方式食用也容易噎到,烹调时可先切成小段再烹煮。

10.多刺的鱼

建议选择鱼刺较少的鱼类烹煮,否则容易噎到并会刺伤老人和小孩食道与口腔。

转载请注明:
http://www.kqmyc.com/jbby/149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