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中的上热中温下冷问题该如何解决
2024/12/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哪个医院可彻底治愈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
行政机关管理中有一个非常形象的词语,叫“中梗阻”,特指“各级党政机关中层干部在行使权力过程中居关设卡、以权谋私,给投资者制造麻烦,给基层和群众办事设置障碍,导致政令不通、执行不力、效能低下的现象。”(来自搜狗百科)
在国有企业,“中梗阻”的现象也普遍存在。战略方向变革、管理举措创新,甚至只是管理流程、管理要求的调整,都会遇到“上热、中温、下冷”的问题。
这种组织管理问题,一般被认为是执行力的问题。大多数组织会通过加强培训、优化并严格考核来应对。
事实上,组织一旦突显某种问题,一定是系统管理出了问题,而不单单是“执行力”或“考核指标”某一方面存在bug。今天从高层、中层、基层三个管理层级谈谈“上热中温下冷”的问题。
一、中层管理者
组织规模的扩张会产生更多管理层级,主要目的是提高管理效率。因此,“上热下冷”的低效,其直接原因必然是中层管理者未能有效履行“上传下达”的职责,所以先聊聊中层管理者的问题。
中层管理者为什么不能有效履行职责呢?我觉得可以从意愿、能力、效率三个方面来看。
1、意愿
(1)角色意识
中国企业的管理者多数是因为业务精湛被提拔上来,通常情况下对“管理者”的认识都比较片面,我相信这是共识。因此,中层管理者欠缺角色意识,是产生“上热中温下冷”的主要原因。
中层管理者的使命就是做好信息传达和任务分工,一方面,将公司的战略方向、高层管理者的管理决策准确及时地传达给基层,将基层的意见和问题真实完整地汇报给高层,从而保证全员目标一致、步伐一致;另一方面,通过目标分解、任务分配、协调监督,带领团队达成公司目标与计划。由此,中层管理者的工作是企业运营的关键环节。这也是阿里巴巴把中层管理者称为“腰部管理者”的原因。
而且,作为中层,即使在方向、方法上不认同高层的决策,除了合理的建议外,中层仍需要认真贯彻执行高层决策,这也是中层管理者的角色和职责使然。
解决办法:
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讲到: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先要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所以,企业应阶段性开展领导力培训,帮助中层管理者建立并强化角色意识,提升其战略解码、目标管理、团队激励等管理技能,通过明确个人定位来激发其积极性。
(2)激励
对于大部分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降低,两个方面的问题最突出,一是个人发展,二是薪酬福利,管理者也不例外。
管理者年龄较大,无晋升机会,等退休;
目标岗位的在任领导新上任且年轻有为,发展通道被堵;
僧(中层)多肉(高级岗位)少且竞争者水平基本一致,竞争压力非常大;
薪酬固浮比不合理,薪酬结构的激励性不足;
薪酬水平常年不变或涨幅微小;
最可怕的是双无:行业中位线以下的薪酬水平,且无职业发展。
解决办法:
解决这个问题,真属于系统工程,如设计职级任职资格体系、建立人才梯队体系、重塑考核体系、优化薪酬激励和认可激励体系。也有简单粗暴的方式,涨薪,不过这得有市场和业绩支撑才行。
2、能力
VUCA环境下,中层管理者胜任力不足的问题非常普遍。而且。很多胜任力不足的问题都可以被组织协作、跨部门沟通等系统性矛盾所掩盖,无法做出有效判断。
胜任素质问题,如大局观、战略意识等不到位,缺乏业务线条(业务系统/事业部/大项目团队)管理的责任感,缺乏长线管理,只看到本人/本部门或眼前紧急迫切的工作。
专业技能问题,主要指业务能力不足,无法推进业务变革、业务创新,甚至无法解决疑难、突发的业务问题,或者无力优化业务管理流程等等。如作为HR负责人,不懂得六个盒子、人才盘点这些工具,确实很难助力组织发展或人才发展。
领导力问题,可以从管事、管人、管团队、管文化几个方面来做评估,如团队缺乏凝聚力/士气、团队内部恶性竞争/不合作、任务有分配却无检查反馈、下属满意度、稳定性和工作效率都很低等。
解决办法:
胜任力的问题可以通过人才培养来改善,但并不能短期见效。长期来看,需要先建立领导力模型,直接前置应用到中层继任者选拔工作中(许多大型企业是从校园招聘开始的),再建立学习地图,逐步发现并培养管理人才。
提拔业务能力优秀的人才并非不可,只是需要判断其是否具备领导潜力,如具备,可以建立领导力速成计划,先帮助其掌握管理技能,再逐步激发其领导潜能;如果不具备,真的不建议提拔,否则,团队凝聚力、团队绩效都会受到影响,企业也会因此损失一名优秀的业务专家。
3、效率
有些人在意愿、能力方面都没有问题,仍然无法带领下属体系人员快速响应公司变化,原因就是效率问题,尤其是组织效率问题。比如:
(1)中层管理者获得的授权不够,权力与责任不对等,无法充分调动资源。最典型的就是团队成员的选择权,工作底线和质量的决策权等。
(2)组织的管理层级过多,中层管理者的团队过于庞大。层级一多,信息传递的速度就慢,信息内容也更容易丢失(参照信息传递漏斗)。而且,在目标分解落地的过程中,因层级过多,组织目标极易发生偏离,小目标的加总,不一定是大目标。
(3)企业内部协同效率低下,部门间存在推诿或职责空档;业务流程效率低下,如审批流程过于复杂,或审批流程及管理权责经常变化,降低了中层管理者推进业务的意愿。
解决办法:
通过组织诊断,改善组织效率。
二、高层管理者
樊登在《可复制的领导力》一课中提出过一个观点“员工的执行力等于管理者的领导力”,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低下,一定是高层领导者的领导出了问题。可能的问题包括:
(1)决策方向不清晰,中层全靠自己领会与探索。如果有偏差,即使有力贯彻,也会造成“上热下冷”的结果。这种情况对组织的伤害非常大。
(2)朝令夕改,中层无所适从,为了避免白费力气,自然会减少信息“下达”的力度。
(3)追求完美,万事等方案,组织在修订方案过程中错失良机。
解决办法:
从高层角度出发,提高决策质量,明确方向和管理措施,抓主要问题主要矛盾,并能够持之以恒地监督。此外,高管团队本身也可以做出一定调整,如改善沟通方式与沟通效率,改变领导风格以契合组织发展需要等。
三、基层管理者
基层管理者不能与高层、组织同频共振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组织本身凝聚力低,员工的认同感低,或者业务模式为散兵作战,团队意识差,另一种是基层不知道、不理解、不认同高层和组织的决策。
解决办法:
认知决定行为,改变“下冷”的现状,也需要先改变基层员工的认知,进而影响他们的行为。
具体策略包括:政策宣贯+培训+座谈交流+考核检查+文化建设,甚至可以将绩效考核结果倒挂,用薪酬直接影响战略执行。
高层、中层、基层管理者的问题,本质上是组织科层管理问题,是一种分工与协作问题。任何大组织,都需要不断调整,在保持科层管理和遏制科层管理间维持一个平衡。
企业管理过程中,沟通渠道的有效顺畅、管理思路的清晰统一、管理措施的执行落地,是企业稳健发展的前提条件。提高中层管理者的能力,不仅是为了破除“上热中温下冷”这类信息传达、任务分工的问题,更是为了防止组织僵化、提高管理效率、保持组织活力。
(本文来源于网络)
以上是泛员网整理发布的相关内容。
泛员网是大中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服务平台,专注为企业提供HRSaaS、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员工福利、HRSSC、企业文化等数字化解决方案,提升企业人力资源运营效能,共启发展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