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护理

2016-11-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粘连性肠梗阻是肠梗阻的一种,占各类肠梗阻的20%~40%。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不管采取何种方法,都是以解除肠道梗阻和矫正全身生理代谢紊乱为目的。

■护理措施★胃肠减压的护理胃肠减压是肠梗阻治疗的重要措施,通过胃肠减压,吸出胃肠道内的液体和气体,可以减轻腹胀,降低肠腔内压力,减少肠腔内的细菌和毒素,改善肠壁血循环,有利于改变局部病变和全身情况。病人入院后诊断一旦确立,即应马上行胃肠减压。实施胃肠减压前要给病人解释,使之理解和配合。

减压期间应注意以下几点:(1)胃肠减压期间应禁食、禁饮。(2)妥善固定。(3)保持胃管通畅,维持有效负压,每隔2~4小时用生理盐水10~20ml冲洗胃管一次,以保持管腔通畅。(4)观察引流物颜色、性质和量,并记录24小时引流液总量,并及时倾倒胃液,引流装置每日应更换一次。(5)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和呼吸道感染,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以保持口腔和呼吸道的湿润及通畅。(6)观察胃肠减压后的肠功能恢复情况,鼓励病人在床上翻身,有利于胃肠功能恢复。

★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肠梗阻后大量的消化液丢失以及禁食、禁饮可致严重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等酸碱平衡失调,因此应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为医师提供计划输注液体总量和种类的依据。遵医嘱及时准确地将液体输入病人体内,补液期间应观察补液的效果,如口渴情况有无改善、尿量变化、尿比重是否正常,每日采血复查电解质、肾功能、血气分析等。

★合理运用抗生素选择敏感抗生素包括抗厌氧菌的抗生素,使用抗生素应根据药物半衰期准时给药;一般12小时或者8小时一次,以保证能发挥药物最大效益。

★小茴香籽热敷腹部小茴香籽是伞形科植物茴香的干燥果实,味辛、性温、入肝、肾、胃经,具有温肾散寒、和胃理气的功效,因此我们将小茴香籽~g炒热后,用布袋装好后热敷患者腹部,24小时不间断,能解痉、止痛、促进肠蠕动。热敷期间应注意防止烫伤患者皮肤。

★灌肠每日用温肥皂水~毫升低压灌肠1~2次,灌肠后注意观察和记录解便情况和腹胀缓解情况。

★中医中药运用入院后及时请中医科会诊,中医师根据病人情况辨证施治,多选用大承气汤熬成汤药,护士每次由胃管注入50~毫升,然后夹闭胃管,2小时后开放胃管,将胃内残留的液体吸尽后再次注入中药,如此反复,直到病人肛门排便后再遵医嘱调整方药和用量。注药时速度要慢,注药后要记录和观察用药效果。

★病情观察治疗期间应严密监测病人神志、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准确记录和观察胃肠减压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腹胀腹痛有否改善,肛门排气排便情况,尿量多少、颜色深浅、比重高低,采血的各项结果是否正常。复查X光后要及时查看拍片结果。对于持续高热的病人除了腹部体征的观察外还应了解呼吸系统情况,以防合并肺部感染。治疗期间如果病情加重或怀疑为绞窄性肠梗阻应及时通知医生。

★心理护理肠梗阻的病人大多不能耐受胃管的刺激,因此有的病人会将胃管拔出。同时每个病人梗阻的程度、部位不同,用药后产生效果的时间也不相同,有的家属和病人非常焦虑,表现为反复询问医护人员。因此,护士应关心体贴病人,置胃管前要向病人交代清楚置管的目的、作用、如何配合等,减轻病人的不适感,使插管顺利进行。置管后要交代清楚注意事项,教会病人正确的呼吸方法,避免用口呼吸使咽部干燥增加不适感。耐心向家属和病人讲解常规治疗方法,介绍治疗成功病例,鼓励家属和病人要坚定信心,积极配合。平时要及时巡视病房,解答家属和病人的疑问。

★健康指导住院期间在肠功能未恢复之前严格禁食禁饮,待到胃肠道功能恢复,肛门排气排便后先进食水、米汤,如无不适再逐渐过渡到流质、半流质、软食、普食。梗阻早期鼓励病人半卧位,多在床上活动,如翻身,活动四肢,轻轻按摩腹部等,肛门排气后可下床活动。出院后应注意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不吃产气、坚硬、难消化的食物,进食后不做剧烈运动。平时保持大便通畅。对于老年及肠功能不全者有便秘现象应及时给予缓泻剂,必要时灌肠,促进排便。嘱患者如有腹痛等不适,医院就诊。

■护理体会粘连性肠梗阻属机械性肠梗阻,大多预后良好。护士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帮助病人建立治疗信心;治疗期间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分析、调整治疗和护理方案,保证各项措施及时、准确、有效进行;医、护、患应紧密合作,保持良好沟通。护士应及时进行健康指导,并随时解答病人疑问,消除其疑虑。出院时要做好出院前宣教,避免诱发肠梗阻的因素,以降低肠梗阻的复发率。

来源:中国健康护理网









































怎么样治疗白癜风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做的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kqmyc.com/jbzd/15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